记者 林敏 文/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交车开进停靠站时没有提示声了,这对于我们眼睛看不见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近日,家住市区恒大御景半岛小区的视障人士毕女士打进96811热线反映,城区数个公交停靠站的“失声”,给同她一样的视障人群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毕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眼睛仅有一点光感,无法看见公交站牌上的字,更是看不见从远方开进站的公交车,但她听力很好,靠着听声音上下车,平时家人带着自己走过几遍的线路,都能独自转乘公交车到达目的地。可是,自从公交车进站提示音消失后,她无法分辨想乘坐的车子是否到达,当边上没有其他等车乘客可以询问时,她几乎是寸步难移。现在,她和几个要好的视障朋友都已经很久不敢单独出门了。
11月25日下午,记者走访了多个公交停靠站。在南湖桥站点,多路公交车进站后,就站在智能电子站牌跟前的记者并未听见任何进站提示音。在大南门站点也是如此。
记者采访了衢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其实,我们也很为难,之前我们把音量设置在70%,不少市民打电话到12345投诉,反映我们停靠站的报站声扰民。”该公司机务信息部副经理刘芳解释,目前市区48个公交智能电子站牌音量只能统一调整,并不能单个设置,所以此前他们将整体音量全部降得比较低。
“能不能对接执法部门,了解具体的扰民音量标准,设置一个更加合理的音量呢?还有,能不能改成夜间固定时间关闭报站提示音呢?”面对记者的建议,刘芳回答,他们接下来会把智能电子站牌的提示音量适当调大一点。下一步,他们也会和第三方开发公司联系,看看是否能实现夜间静音功能。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公交智能电子站牌分布比较随意,像九华中大道是普通站牌,而附近的白云中大道部分点位又是智慧电子站牌。这对于视障人群来说,使用起来肯定也并不方便。
“我们也想一条大道整体布局,可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刘芳介绍,在铺设智能电子站牌时,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取电,因为很多公交站点并没有预留线路,没有电自然接不了智能电子站牌。所以,他们目前主要是沿着多部门共同选点并布线完成的公共自行车点位布局,还有少数是协调周边商户接电的,而这样的协调都非常难推进,所以就出现了智能电子站牌分布并不连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