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阳光特别明媚,但温度却骤降至零下。我正窝在床上睡懒觉,妈妈兴奋地叫我起床,提议去石耳山观雾凇。
“雾凇是什么?”我和妹妹好奇地问。爸爸立马百度了许多图片给我们看,同时也给我们做了科普:雾凇是北国风光之最,在南方很少见。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气温很低,水汽很充分。这些零摄氏度以下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形成了“凝华”现象。我们听完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洗漱好,真想快点看到这奇观。
想一睹奇观的真容还真不容易。我们一家四口驱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苏庄,又经过了二十分钟的盘山泥路才来到了石耳山脚下。一下车,一阵阵刺骨寒风扑面而来,冻得我们直哆嗦。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爷爷,一打听才知道他就住在石耳山顶的寺庙里,我们便随着他一道上山了。
爷爷告诉我们爬山不能心急,石耳山海拔有1300米左右。我一听,觉得不太高嘛!于是,我们就像猴子似地“蹭蹭”向上爬。可妹妹爬到半山腰就爬不动了。爸爸妈妈千方百计地鼓励她,都不管用。我灵机一动,说:“如果我们再不快点,这么大的太阳雾凇可要融化了,我们就看不见啦!”她一听就来劲了,我拽着妹妹继续往前走。
石耳山真是奇特啊!当我们过了半山腰,草丛里、树枝上,随处可见白白的雪。妹妹见了高兴极了,刚刚的泪水忘到了九霄云外。我们边玩雪,边继续前进。越往上走,积雪越厚,冷不丁的,树枝上还会有雪水滴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们爬到海拔1000米左右时,我突然看见石阶两旁的树枝上积满了许多像雪一样的、晶莹剔透的、一闪一闪亮晶晶的东西。“难道这就是雾凇吗?”我大喊爸爸。爸爸朝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兴奋地在雾凇林里穿梭,仔细瞧一瞧这奇特的现象。这景象让我眼前一亮,整大片的雾凇林,一眼望不到头,我想这大概就是北国风光的样子吧!
我们顺着雾凇林继续往山顶走,来到了一个观景台。这里的视角特别好,整个山村连同江西黄陵风景区也尽收眼底。此时的我早已忘记了连日来的“疫情”,大声喊道:“石耳山太美啦!祖国山河太雄伟啦!”山谷里回荡着我们的欢笑声。
这是我第一次观赏雾凇,它太美,太壮观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大自然,解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凝华”。虽然我无法用词语来赞美它,但此刻我也真正领悟了“不虚此行”的意思。大自然真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以后我要多读她!
开化县天地小学303班 汪上扬
指导老师 徐一萍
小记者证号 K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