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瑜琼
“我的理财产品终于回本了,去年我买的这个理财产品都破净了,但一直没有赎回。现在眼看理财产品收益小幅上涨,感觉还能小赚一笔。”投资者小徐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随着理财市场的持续回暖,理财产品规模已企稳回升,破净率明显好转。
投资者等来了“春暖花开”
5月5日上午,在市工行南区支行的营业网点内,记者看到不少投资者向理财经理咨询购买理财产品事宜。该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从今年2月开始,前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多了,一些老客户主动将银行存款转换成相应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这种情况在去年年底是无法想象的。”
去年,许多投资者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跌宕起伏”。据该理财经理介绍,“去年银行理财出现过两次比较明显的‘破净潮’,一次发生在去年3月,一次发生在去年11月,而因产品净值持续下降提前赎回的人也有不少。”
“去年那会,我买的几款理财产品都破净了,那段时间真是煎熬,好在这些钱我暂时都不用的,所以一直没有赎回。还好没有赎回,今年年初,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回血’,终于等来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投资者刘阳说。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季报。报告称,一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封闭式固收类产品环比创新高;近期产品收益率明显回升,理财市场正在逐步修复。2023年1季度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79%、2.32%,环比分别上涨1.24个百分点、1.5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债市相对企稳,理财产品破净率逐步下降至合理区间。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净值回撤控制成为行业共识。
回本后要赶快赎回吗
“银行理财产品回本后,要立马赎回还是继续持有?”近来,有许多投资者陷入两难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在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下,银行理财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会越来越多,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对于无法接受和承担这种风险的投资者,回归到银行存款、大额存单、保险等保本类的产品或许是更适合的投资选择。但对能够承受一定波动的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但是,要对既往投资方式进行转变,建议对不同产品进行搭配,顺应市场的不同变化。
市区一家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当前是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的较好时机。一方面,理财产品相对纯债基金整体收益率稳定,仍然是居民理财配置的首选;另一方面,目前债券收益率已具备较强的吸引力,随着后续债市逐步企稳,理财产品的净值也将随之修复。但是,还是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否与理财产品本身匹配,如果投资者仅仅是因为去年亏损心有余悸,那么最好结合自己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产品前景等因素理性判断,切莫盲目跟风。同时,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避免炒股票那样的“高抛低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