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理致
“我在南开大学祝2023届9班同学高考顺利!”
“辽宁大学徐喆为2023届9班的学弟学妹们加油!”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放平心态,超常发挥!”
……
近日,衢州一中高三(9)班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赵可君老师给了9班同学一个惊喜——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为大家高考提劲鼓气的特别视频。视频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均来自9班已经毕业的“兄弟班”——衢州一中2022届15班。
“温暖”传递 不负韶华
“我们学校2022届15班是一个优秀班级,也是9班曾经的结对班级。”6月3日,记者来到衢州一中采访赵可君时,他感慨地说,高考临近,这些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们的鼓励和祝福尤显珍贵。
2022届15班班长徐喆是这次视频的制作者,同时也是录制视频的发起人。徐喆说,15班的班训就是“温暖”,全班同学平时处得非常融洽,大家生活上相互关心,学习上相互帮助,去年高考大家发挥得不错。作为曾经的结对班级,他们非常希望把这份“温暖”传递给9班同学,希望学弟学妹们在今年高考冲刺时齐心协力,奋勇拼搏,不负韶华。
“相互点赞” 班风大变
聊起和15班学长的故事,当时任9班班主任的邹静姝老师至今仍有些激动。邹老师说,2021年9月,进入高二的9班,学生们刚分完班级,由于相互之间不太熟悉,导致班级同学间出现了一些不团结现象,影响了正常学习。“新组合成的班级,第一件事是调整座位。为了稳妥起见,调整之前我先在班里做了一次摸底,没想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拒绝新同桌。”为了让工作有成效,邹老师忽然想到请同龄人帮助沟通,因为同龄人之间更能找到共同语言。于是,邹老师找到了以“温暖”为班风文化的高三(15)班,希望15班能同9班进行结对,让15班的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带动9班同学之间加强团结。15班班主任王志文老师十分支持邹老师的想法,于是两个班很快结成了“兄弟班”。
“兄弟班”结对后,经过两位班主任的精心谋划,不久即共同组织了一个主题为“相信‘同伴’的力量”的班会。班会目的很明确:一是使学生增进彼此了解,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二是使班级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良好氛围。班会上,15班的同学坦诚交流了自己的心路:有些同学因为进入高中,感觉学习压力很大,确实出现一些猜疑心、做事只顾个人、对同学不能互相帮助等不良现象。之后,经过班主任的悉心教导,以及经过学习和生活的磨砺,同学们终于敞开心扉,互帮互助,使全班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并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在学科成绩、纪律、劳动以及学校其他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好成绩。
“那次班会,让我们班同学感触很深。”9班同学林鼎汉说,尤其是15班同学在班会上的“相互点赞”,让人印象深刻。班里同学哪怕做了很微小的一件好事,许多同学都记得,获得了许多点赞。“点赞和被点赞的同学,心与心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林鼎汉说,从此9班也开展了班会点赞制度,9班的风气一时大变。
互动频频 学业长进
主题班会结束之后,两个班渐渐结下了友谊,此后互动频繁。15班的同学得知9班的同学学习有些松懈,一些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缺少独立性、自主性,于是15班同学便邀请9班的同学参加自己班级的晚自习,让他们感受严谨的学习氛围。
“我们班每位同学都轮流去15班上过晚自习,15班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让我们触动很大。”林鼎汉说,在学长学姐的影响带动下,9班的同学学习更自觉努力了,大家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对待学习有了明显的积极性。
除了在学习方面互动,课余生活方面也是互动频频。“9班的同学很用心,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写一些祝福卡片、小礼物送到我们班。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班也积极回应,两个班的友情进一步加深。”王志文老师告诉记者,两个班级学生之间的频繁互动,真正实现了双赢,温暖向上的学风让两个班集体积极向上,在各次考试中都位居年级前列。
在2022届15班学生即将高考前,9班的同学纷纷用心绘制了祝福卡片,录制了视频,祝愿15班的学哥学姐们高考顺利。“我家里的学习笔记本里,还夹着当时9班同学赠送的祝福卡片,我十分珍惜这份同学情。”徐喆说。
转眼到了2023届9班学生的高考时刻,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投以木桃,报以琼瑶。”徐喆说,她觉得最好的礼物还是为学弟学妹们“提气鼓劲”。在徐喆的倡议下,分散在全国各地大学的众多15班学生纷纷精心制作了视频,祝福和鼓励9班的学弟学妹:抖擞精神,奔赴人生新旅程。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