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丽芬 文/摄
这个夏天,大容量饮料备受市场青睐。
拎着1升装的冰红茶为家里冰箱补给,扛着2升装矿泉水或功能饮料去运动,买份1升装的大桶水果茶去上班……从矿泉水到电解质功能饮料,从瓶装饮料到各类奶茶、果茶,今年夏季的饮料市场上,众多品牌推出1升装左右容量的加大版,大瓶装几乎覆盖所有主流饮料品类。
连日来,记者通过采访部分市民并走访我市线下商超发现,这种加大版饮料在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同时,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调查:大瓶装饮料比普通装畅销
9月5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水亭门景区附近的一家连锁零食店。1升装的冰红茶、酸梅汤等饮料在冰柜中十分显眼。
成箱摆放在地上的大容量饮料大多在促销,比如三瓶1升装的统一冰红茶,促销价只要12.46元,而货架上500毫升装的冰红茶,一瓶零售价为4元。
“今年夏天,1升装的饮料销量明显好于往年,而且年轻人购买得更多。这种1升装的冰红茶和冰绿茶,一天要补好几次货,出货量是500毫升装的好几倍。”店员夏女士正在给冰柜补货,她告诉记者,因为大包装卖得好,品牌给予的促销活动也增多了。
随后,在大润发(衢州店),记者看到华润怡宝出品的一款菊花茶饮料,450毫升装的售价为5元,1升装的售价为6元。“只贵了1元钱,却能买到2倍以上的产品,我肯定买1升装的。”顾客小陈拿起1升装的饮料去结账,在他看到,夏天容易出汗,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小包装不够喝,大包装喝起来更畅快。
不过,可能是怕大瓶装饮料抢了风头,尤其是影响330毫升、500毫升包装饮品的销售,多数商超或便利店都习惯将大瓶装饮料放在货架底部。如果想购买,顾客常常要弯腰挑选。
尽管如此,也并不影响这些大瓶装饮料的销售。“经常是摆上去一天左右就卖完了,还有不少顾客成箱购买。”大润发(衢州店)工作人员介绍,大润发在外卖平台上很少上架大瓶装饮料,“因为线下很好卖,而且量大容易超重,运费会比较高。”
市民:便捷与性价比的双重诱惑
今年夏天,95后金煜的“快乐水”越买越大。从1升的绿茶、椰子水,到1.25升的乌龙茶、1.5升的乳酸菌饮料,她发现,今年购买大包装饮料的次数明显增多。“以前可能会买一些小包装饮料随身携带,但现在觉得大包装的更加实惠。”金煜说,“无论是放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大瓶装饮料都能让我随时享受到冰爽可口的饮品,而且不用担心频繁购买的问题。”
“我非常喜欢购买1升装的冰红茶。”市民郑女士向记者展示了线上平台的订单,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几乎每隔一个星期,她就要在网上购买饮品,大部分是1升装的冰红茶。“不仅因为价格更划算,而且家里人都爱喝,一次性买几瓶放在冰箱里,随时都能喝到冰爽可口的饮料,特别方便。”郑女士说。
而对于市民汪先生来说,大瓶装饮品更符合他的日常工作需要。“我经常加班到很晚,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更别提喝水了。”汪先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长时间的加班,1升或者2升的饮品对他来说简直是救星,“它不仅解渴,而且容量大,不用频繁购买,非常适合我这种忙碌的人。”
1升装饮品更受欢迎
其实,大容量饮料出现在市场上并非新鲜事。比如2升的可口可乐、果粒橙、椰汁、酷儿等,这类大瓶装饮料大多出现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等场所,但都没有成为爆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大瓶装饮料中,1升装冰红茶或绿茶是妥妥的“销冠王”,尤其是统一和康师傅两个品牌的茶饮。它们不同于其他“高个子”大瓶饮料,而是以“矮胖”的身材装下1升饮品,拿在手里也不违和。
“1升装的量多、便携,再大一点就不太方便携带了,所以从销量上来看,1升装茶类饮品高于大瓶碳酸饮料。”严先生从事食品批发行业二十余年,所代理的大容量饮料主要有可口可乐、果粒橙、酷儿、茉莉花茶、冰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严先生表示,过去几年,在独居、“一人食”的影响下,不少小包装产品应运而生,如200毫升的迷你装可乐,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1升装则被认为是略尴尬的存在。”严先生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更加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记者查询发现,洞见研究院曾在《2023中国消费趋势洞察》中指出,有39%的受访者认为,在选择品牌时会更青睐实用的品牌;有52%的受访者认为,会更青睐性价比高的品牌。年轻人正在回归理性、更有计划的消费,这给了以1升装为代表的大瓶饮料赢回消费者的机会。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性价比。大瓶装饮料满足了消费者‘量大价优’的心理预期。”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丁教授认为,各品牌大瓶装饮料基本上是“加量不加价”,以每100毫升的单价进行计算,大包装饮品相较于常规包装会便宜不少,因此备受青睐。对饮料制造商来说,大瓶饮料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也节约了包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