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友好乡村打开探索之门 2024年10月29日

  记者 周芸 文/摄

  10月26日,衢州市儿童观察团和青年衢江儿童观察团的24名成员代表,参与了由市妇联主办的友好乡村行主题实践活动,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探索之旅。

  这次实践活动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乡村奇妙世界的大门。成员代表们在衢江区全旺镇楼山后村探寻皇后故里的历史遗韵,于稻田间领悟稻谷文化;在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灿聪农场领略稻蛙共生的奇妙;在衢江区莲花镇西山下友好乡村进行“友礼儿童说”演出,传播儿童公约的礼之风尚。这不仅是成员代表们与乡村的一次甜蜜拥抱,更是他们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课堂中快乐求知的宝贵记忆。

  楼山后村: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

  全旺镇楼山后村是明孝贞纯皇后故里,古称“楼峰”,有700多年的历史。这里自然景观如画,文化底蕴深厚。

  刚踏入村子,成员代表们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好漂亮的村子,小溪里还有红鲤鱼。”他们欢呼着。村内古建筑星罗棋布,有省文保单位骏惠堂(娘娘厅)、国舅厅,村干部带着成员代表们从楼山后村村口牌坊出发,依次参观南孔书屋、村口积庆桥、六月双樟、古戏台,而后沿着仙泉溪漫步游览,参观国舅厅、骏惠堂,孩子们尽情感受着这里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之美。

  稻谷手作:触摸楼山后一粒米文化

  楼山后村的稻米博物馆里有丰富的展品、栩栩如生的图片以及逼真的场景,成员代表们了解了稻米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感受了与稻米相关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饮食文化,还见识了现代水稻生产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奇妙应用。

  更有趣的是稻穗手作体验环节。成员代表们在田间地头捡拾稻穗后,开始制作稻穗手工画。成员代表们拿起稻穗,小心翼翼地摆弄,寻找最完美的摆放位置。

  六年级学生邱晨轩用稻谷制作了一幅主题为“袁隆平爷爷你好”的手工画,她在新闻里看过袁隆平爷爷的事迹,特别崇拜他。成员代表们制作的稻穗手工画表达了他们对楼山后一粒米文化独特的理解。

  稻蛙共生:涧峰村灿聪农场的欢乐游戏

  当天下午,成员代表们来到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的灿聪农场。

  农场里大片的稻田像金色的绒毯向远方铺展,穿过稻田和绚烂的向日葵花海,成员代表们来到钓喂青蛙区域,他们手中拿着系着小虫子的钓竿,睁大眼睛在稻田里寻找青蛙的踪迹。

  成员代表们的欢声笑语和这片生机勃勃的稻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欢快的乐章。

  友礼儿童说:传播《衢州“友礼儿童”公约》

  最后一站,成员代表们来到衢江区莲花镇西山下友好乡村,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友礼儿童说”演出。成员代表通过说唱、三句半、朗诵等丰富的形式,生动地表达了《衢州“友礼儿童”公约》。

  徐晨怡和郑佳婕表演了《衢州儿童话友礼——文明出行三句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活力,万凌铭、陆沐周和陈子安表演了《文明礼仪朗诵》,他们配合默契,声音洪亮且富有感情,他们让礼的风尚在乡村上空悠然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