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小心蛇出没 抗蛇毒血清,衢州市这些医疗机构有配备 2025年06月10日

  记者 徐佩

  近日,市民张先生带孩子在常山户外徒步,遭遇惊险一幕。行至一处山路时,他们意外发现一条蛇正盘踞在路边。张先生不敢贸然靠近,而是先拍下照片记录,再以石子驱赶使其离开。返回家中查阅相关资料后,张先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徒步时偶遇的那条蛇竟是剧毒的尖吻蝮,民间俗称“五步蛇”。

  春夏季节,蛇类进入活跃期。我市常见的毒蛇有眼镜蛇、蝮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种,其中蝮蛇较多。当人被毒蛇咬伤后,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消化系统等将受到损害,引起急性全身中毒。

  夏季徒步时如何防止蛇咬伤?先锋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方平华提醒,夏季徒步,应尽量选择成熟路线,避免野山野路;出行时应提前充分了解环境,身处草丛、树林、溪边、石堆等蛇类活跃区域时,应仔细观察,时刻保持警惕;进入可能有蛇的区域,穿高帮厚实的鞋靴和长裤,也可以在小腿处再戴一个防护套;行走时可用长棍或手杖“打草惊蛇”。此外,尽量避免夜间在可能有蛇出没的地方活动,要谨慎选择户外休息地,不主动招惹蛇类。

  若遭遇毒蛇咬伤,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方平华认为“应急处理是关键”,被蛇咬后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尽可能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蛇体和颜色,最好能拍摄到致伤蛇的照片,现场不要企图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如果蛇咬住不放,可用身边合适的工具促使其脱离。等待急救间隙,可摘掉受伤部位的戒指、手镯、脚链等受限物品,防止因后续肢体肿胀导致无法取出而加重伤害。

  方平华还提醒,被蛇咬伤后应保持受伤部位低于心脏水平以下,可用流动清水清洗伤口。不建议用嘴吸、冰敷或烧灼伤口,更不能饮酒或采用民间迷信方法等未经证实或不安全的急救措施,要尽快到安全处等待救援或让同行者将受伤者送往附近医疗机构。

  抗蛇毒血清含有特定蛇毒成分抗体,是目前最常用的能中和体内游离蛇毒、阻止其继续损害器官的“解药”,但不同的毒蛇咬伤一般需选择不同的血清治疗。而是否使用、使用何种、剂量多少,需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目前针对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蝮蛇等几种典型蛇毒,部分医院储备了相应的抗蛇毒血清。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应去储备了血清的医疗机构,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