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2025年09月20日

  衢江区实验小学三(3)班 叶承泽

  小记者证号 Q250084

  指导老师 涂丽军

  上个星期五,我参加了“‘童’行美丽乡村”小记者研学活动,这一天就像一本写满惊喜的魔法书,每一页都藏着好玩的故事。

  上午,我们来到双桥粉干记忆馆,一进门,一股甜甜的米香就像小蝴蝶似的扑过来,绕着鼻子转。这时一位大伯伯笑眯眯地走过来,对我们说:“我是双桥粉干公司的舒总经理,也是双桥粉干的非遗传承人。”他指着墙上的图片,给我们讲了双桥粉干的故事。原来双桥粉干始于明朝,以前叫米糊,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接着他又给我们展示了制作双桥粉干的一系列老工具,有风车、大水车、大石臼、大石磨等。

  “来,今天你们来当回小厨神。”一位奶奶拿来围裙笑着对我们说。我们系上围裙,洗净双手,围在竹匾旁学盘粉。我从一个大盆里取出一坨粉干,放入竹匾中,然后用双手把它盘成一个三角形,我和伙伴一起盘好一竹匾粉干才停下来。舒总说盘好的粉干不仅外观整齐美观,而且在后续的晾晒和烹饪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保持形状,口感也会更加细腻爽滑。中午我们吃着自己盘出来的香糯Q弹的双桥粉干,别提有多满足了,连汤都喝了个精光!

  下午我们去了盈川古村落,这会儿我们又化身“历史发现家”。一走进杨炯纪念馆,我就看到里面一尊杨炯的雕像站在船头,只见他拿着毛笔,像是在准备作诗。墙上还有杨炯“劈山治水”的故事,很久以前,洪水总淹村子,杨炯就带着大家劈山开河道,让洪水顺着河道流走。我看得入神,就仿佛看见了大家挥着锄头干活的样子。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杨炯任县令时住的房子,房子是黑瓦白墙,屋里的杨炯雕像穿着金衣,眼睛亮亮的,好像正笑着看着我们。一路上我们还参观了悬萝瀑布、初唐风情街、古码头等盈川其它新景点,带队的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是“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村里现在又有古韵又有新貌。

  这一天过得真快呀!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活动,我真喜欢这样“行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