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龚诚良 周芸 龚舜 文/摄 通讯员 陈琼 杨可萱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衢州各地迎来大批游客。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为做好各项旅游服务工作,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逛得开心、玩得安心,许多人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为古城旅游出力。
连日来,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走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实地采访了部分节日期间依旧在辛勤工作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
志愿者:守护游客安全出行
夜幕降临,水亭门剧场灯光亮起,刘飘再次换上民国服饰,化身“叶梦梅”,与30位NPC一同迎接游客。这个“双节”,她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也让衢州的文旅魅力在沉浸式演绎中不断传递。
驾驶员:带领游客领略古城底蕴
假期出游,很多人每天会走很多路,但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每天出行公里数最多的却是这里的观光“驶者”们,37岁的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游览车驾驶员杨瑞就是其中一员。
每天早上8点半,杨瑞就会准时到岗,仔细检查游览车的车况,为新一天的旅程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初上岗时,尤其是面对游客咨询时,我还有些手足无措,但经过培训和演练,我已经熟悉了线路和景点,能够从容驾驶,并为游客答疑解惑。”杨瑞说。
为向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衢州感受到“有礼”氛围,近年来,衢州不仅组织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开展常态化培训,还对景区游览车等车辆的驾驶员进行全面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
这个“双节”,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游客如织,游览车驾驶员们也十分忙碌,杨瑞说自己经常忙到喝水都没时间。但辛勤的工作中,也有独一无二的温暖与感动。有一次,一位游客不慎遗失了雨伞,杨瑞了解情况后,多方询问,最终在同事的协助下帮游客找回了雨伞。事后,游客通过电话表扬了杨瑞,那一刻,她的心中满是喜悦与满足。
杨瑞表示,作为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一名游览车驾驶员,她不仅要以细心和耐心服务游客,还要努力学习更多的文旅知识,力争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
夜幕下的县学街和下街红绿灯路口,由交警和“三衢义警”组成的两道移动人墙不断变换队形,护卫众多游客安全有序通过路口……“双节”期间,发生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这一场景被众多网友拍下并上传至各大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大量点赞,不少网友将这支队伍称为“人潮护卫队”。
作为“三衢义警”志愿者的邱苏悦,是这支“人潮护卫队”的一员。“我是衢州学院的在校学生,原本计划假期外出旅游,但国庆节前看到柯城交警发布的‘拉链式过马路’交通安全服务义警活动招募信息后,我便决定报名参与这次活动,家人也很支持我的决定。”邱苏悦说,“人潮护卫队”共有26人,大家都是主动放弃假期报名参与的“三衢义警”志愿者。
“在县学街和下街红绿灯路口实施‘拉链式过马路’交管举措,主要原因是随着县学街改步行街、北门街开街、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主游线贯通,假期汇聚到这个路口的车流和人流急剧增加,交通管理压力很大,所以我们经过研究决定实施这一举措,确保假日安全。因警力有限,我们招募了一批义警参与,并为他们配备了反光背心、肩灯、防暑用品等。”衢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柯城大队民警柴赟介绍。
经线下培训和实地演练,10月1日傍晚,“人潮护卫队”正式亮相县学街和下街红绿灯路口,迅速成为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里的一道风景。每晚6点多到9点多,志愿者们组成两道可移动人墙,在该红绿灯路口配合交警实施“拉链式过马路”,护卫往来游客安全、有序、顺畅通过该路口。
“虽然有些辛苦,但每次看到游客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听到游客对我们说‘辛苦了’‘国庆快乐’,或是表扬衢州的这一做法很好,我就觉得付出很有意义。”邱苏悦说。
演员: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衢州魅力
“双节”期间,由国家一级导演王延松创作指导的《浸梦水亭门》沉浸式戏剧每晚7点半准时上演,成为众多游客在衢州古城必打卡的项目之一。在这部戏剧中,主角“叶梦梅”的扮演者刘飘,以专业的演绎,为游客开启了一场穿越民国的奇妙之旅。
刘飘与《浸梦水亭门》沉浸式戏剧的结缘始于2022年底。曾是模特的她,通过浙江衢州南孔古城演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层层选拔入选演员阵容,又历经一年创排培训,才成功塑造“叶梦梅”这一角色。
“通过这部剧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衢州,这让我特别自豪。”刘飘说,演出时她会经常与观众互动,让大家不再认为自己只是台下看客,而是真正融入剧场内的36个民国街巷场景,成为“剧中人”。
除了精彩的剧情与互动,剧中新推出的“钱币玩法”也深受游客喜爱。游客购票时可兑换初始钱币,也能到“钱庄”兑换,用这些钱币既能购买香膏、体验染布,还能乘坐复古电车。今年,剧场方面还允许游客携带手机入场,方便大家记录下沉浸式体验中的精彩瞬间。“这次衢州之行,最好玩的就是《浸梦水亭门》,仿佛回到了旧时光。”一位游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