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霞/文 通讯员 吴雷龙/摄
10月8日进入寒露节气,这一象征“露寒而凝,秋深气肃”的节气,本应是凉转寒的过渡节点,我市却仍被暑热牢牢掌控——35℃以上高温连续“打卡”,丝毫没有“退场”的意思。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衢城全程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牢牢掌控,10月7日中秋节当天,最高气温更是飙升至38.7℃,刷新了假期高温峰值,让人恍惚间以为身处“中伏”,全然不见中秋时节应有的微凉与惬意。尽管8日起极端高温略有缓和,但最高气温仍在35℃高温线附近,且未来几天最高气温还将有所攀升。不过节气规律仍在显现,最低气温已悄悄下降,未来几天最低气温维持在22℃~24℃。
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寒露已来,这如中伏天持续的热浪,让市民对入秋愈发期待。衢州常年入秋时间为10月4日,最晚入秋纪录为2006年10月23日。衢州市气象台台长王健疆表示,“目前仍无入秋迹象,预计今年入秋时间将偏晚。”
随着寒露的到来,昼渐短、夜渐长的特征愈发明显,昼夜温差也将慢慢拉大。衢州气象统计,寒露(10月8日至22日)期间平均气温为19.7℃,极端最高气温34.7℃(2019年),极端最低气温5.5℃(1994年),平均降水量22.5毫米,最多183.6毫米(1972年),平均雨日3.8天,总日照时数82.4小时。
今日气温在23℃~35℃之间,虽然阳光依旧热辣,但相比前几日38℃~39℃的极端高温略有缓解。衢州市气象台预计,10日云系增多,雷阵雨范围会扩大,但这种短暂的“喘息”并不持久,10日起气温将再度攀升,11日至13日最高气温将回到37℃,且未来一周全程无有效降水,晴热仍是天气主旋律。
目前,高温少雨已导致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气象干旱,市气象台提醒,需持续做好防暑降温、防旱抗旱及森林防火工作。
寒露过后,秋燥会更明显,记得及时补水润燥。面对“反季”天气,市民朋友需延续防暑降温措施,多饮绿豆汤等清凉饮品,少辛辣油腻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