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年内注销私募机构合计超600家 2022年07月12日

  近年来,监管层针对私募市场乱象频繁“亮剑”。最新发布的一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显示, 有35家私募机构名列其中。据记者梳理,年内已有7批疑似失联机构被公示,合计达到344家。此外,年内遭到注销的私募机构也达到了635家,遭注销原因包括失联未主动联系、期限届满未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不能持续符合管理人登记要求等。

  7月6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发布了第四十八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包括深圳市鑫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翰亚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共35家私募机构。

  中基协要求,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失联核查任务,并通过AMBERS系统按要求提供签章材料。逾期未完成的,将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信息公示页面进行公示,并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机构诚信信息”栏目标识。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失联状态的私募机构满三个月仍未完成失联核查任务的,将被中基协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实际上,这也是今年以来公布的第7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记者梳理中基协年内发布公告发现,自今年1月11日以来,中基协陆续公布了第四十二批至第四十八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合计机构数量达到344家。其中公示数量最多的第四十二批和第四十三批,公示家数均达到了70家。

  此外,根据中基协在公布第44批失联私募机构名单时同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1日,中基协已公告北京中财嘉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531家疑似失联私募机构。由此计算,再加上后续公布的四批机构数,目前全部疑似失联私募机构的数量或已达到1674家。

  实际上,除失联未主动联系之外,包括期限届满未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等原因同样可能成为监管注销私募机构的原因。据中基协发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显示,今年1至5月,中基协分别注销私募机构72家、33家、192家、160家和178家,年内合计注销私募机构635家。

  业内人士认为,注销基金不是清场,是因为私募基金违规或主动注销,有助于肃清行业发展环境,提升私募机构整体质量。中基协也表示,将继续秉持“扶优限劣”基本方针,不断完善私募基金行业诚信信息记录机制,促进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