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文化让自习课更安静 2023年05月31日

  衢州第一中学 王志文

  自习课学生说笑、随意走动、打闹等,扰乱了课堂自修纪律。作为班主任,我看到最多的或习以为常的就是以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如要求班委或值日班长在管理过程中直接点名批评违纪同学或记下名字反馈给班主任,以期许班主任会有更好的惩罚方式,最终达到控制、教育违纪学生的目的。这种“硬”管理往往会带来一些弊端:

  容易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尤其体现在班委(值日班长)与被管理(违纪)学生之间的矛盾。班委不断深陷班级管理的怪圈,尤为痛苦:管(点名或记名),会受到同学的不理解甚至抱怨;不管,又担心失职或对不起班主任的信任。这种“硬”管理,很难去创造一个令人舒畅的班级氛围。

  难以做到“公平”。作为班委很难做到及时发现每一个违纪学生,记下每一个违纪名字。教师或者班委只批评那些“最引人注目的学生”,这往往容易引起这些学生的内心反抗,因为犯了同样错误的学生都应该被“照顾”。

  教育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守住学生的优点。于是,我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尝试“硬”管理走向“软”教育的方法,即不断营造班级互相表扬、互相学习的“温暖”氛围。

  针对班级自习课讲话现象,我积极运用“表扬条”引导学生正向成长。我要求学生常常互写表扬条,如“我要表扬小田,因为我发现她自习课非常专注,一节课就把数学作业完成了,而我只做了一半题目,我要向她学习专注的学习态度……”

  运用正面管教的方式,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我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专注于解决班级自习课纪律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协商、班内分享、表决方案、完善方案等环节,最后找到并获得一致认可的方法:用“嘘”文化代替记名,当众点名的“硬”管理。也就是说,任何一位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或班级自习课很吵闹时,都有义务作出“嘘”的动作(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并轻轻地发出“嘘”的声音。用简单的符号和温馨语言,善意地提醒身边的同学要安静、不随意走动等。

  这项措施一经推出,班级学生乐此不疲,效果也出奇得好。有时,在我的政治课堂上,学生“热闹”过度的时候也会响起“嘘”声音,即善意提醒安静听课。

  每个学生都拥有积极力量,都愿意被鼓励、被肯定,向上生长,希望“嘘”文化让更多学生在“温暖”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