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旬的老人漏尿30余年 盆底专业治疗解决难言之隐 2023年08月02日

  通讯员 姚有睿

  83岁的郑奶奶,因为一个尴尬的毛病,最近都不太敢出门。她憋不住小便,一有尿意来不及上厕所就已经流出来了,夜里睡觉经常尿床,平时只好戴着纸尿裤对付。村卫生院的医生建议她去城里的医院做手术。打听到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可以看这种毛病,郑奶奶在女儿陪同下,来到该院的盆底疾病诊治中心。

  困扰八旬老人30年的尴尬

  周雪霞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详细询问了病史,原来老人有轻微漏尿的症状已经有30余年了。因为比较尴尬,老人一直没向家人提及,一直未做治疗,最近因为漏尿实在太严重了,才跟家里人说了这个情况。

  做了盆底超声等相关检查后,周雪霞发现老人的症状属于混合性尿失禁,既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也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即使手术也不能完全解决她的漏尿问题。

  周雪霞与家属商量,让老人先做一个盆底肌评估,并为其制定了“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方案,让她先试着治疗,并告知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她非常配合。做了1次治疗以后,老人就感觉漏尿没那么厉害了。做了5次后,她感觉完全能自己控尿了,也不用再戴纸尿裤。做第6次治疗时,老人见到周雪霞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没想到不用开刀就能解决这么麻烦的事。”周雪霞告诉老人,得坚持把一个疗程做完,并要坚持自己做盆底肌锻炼。老人开心地说:“解决了我的大麻烦,我肯定得听医师的话,一定配合治疗。”

  尿失禁并不可怕

  周雪霞介绍,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觉地丢失(漏),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毛病,男女皆有发生,但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北京协和医院女性盆底学课题组在2006年对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是30.9%,且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女性的尿失禁通常与膀胱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有关,这种功能障碍通常在怀孕或分娩期间或绝经时出现。尿失禁按照分型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与咳嗽、打喷嚏或体力消耗相关的尿漏主诉;而急迫性尿失禁则是与难以推迟的突然强烈的尿欲相关的尿漏主诉。这两种亚型非常常见,它们经常共存,作为混合症状的组合称为混合性尿失禁。

  很多人认为尿失禁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或者是妊娠分娩的自然结果,而且认为它是一种羞耻性的疾病,不愿意跟外人或是医生提起,所以就诊率很低。尿失禁症状非常影响生活质量,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尿失禁症状而不敢外出、跳绳、跳舞,有人称它为“社交癌”;有些严重的漏尿会影响睡眠,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其实尿失禁并不可怕,它是一个可防可控的毛病,只要我们能正确地认识它,及早预防,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就能避免漏尿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