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精选】
【新闻事件】
交了160元景区门票后,想看瀑布还要再交35元;最佳观景点被圈起来,想去赏景要交费10元;景区门票145元,登观景平台还要再花20元……近年来,景区“园中园”“票中票”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影响了游客的消费体验。近日,有媒体曝光此现象后,引发热议。
大汉:花了几百块钱买的门票,最佳观景点却不让进,拍张照还要收费,这样的消费体验并不美好。
风景:相关景点已对外承包,收费项目系承包方所设。
春天里:一些景区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出租、外包,以快速的方式赚钱,吃相未免有些难看。
可可:景区管理者尤其是景点的承包方在设置另行收费项目时,是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定价以及举行听证会?
秋月:监管部门应对此进行严格审查,对属于违法设置的收费项目,则应及时取缔,还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
山河:如果景区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并将收费项目明确告知游客,恐有违法之嫌。
说客:景区应当对承包方的相关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不是外包出去后便一概不管。
金色:对承包方的经营行为应加强日常监管,而不是发现问题全靠游客投诉。
开发:景区作为公共资源,更应该让社会公众享受到公共福利。
面包:如果景区一味依赖门票经济,相关服务和治理却跟不上,再好的风景都可能失色。
康庄大道:对于“圈地收费”中的乱象,与其等到游客投诉时再进行应对处理,倒不如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出手,积极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