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有个公益“论语课堂” 2023年12月28日

  记者 尹婵萱 文/摄

  12月23日,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又一堂“论语课堂”开课了。

  从2016年开始,这个面向大众的免费公益课堂已经连续上课8年,为许多想要了解《论语》以及南孔文化的市民打开了一扇窗户。

  通过边走边读、家庭围读、故事中读等方式,“论语课堂”努力创新上课形式,开发课堂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论语》这一经典重新诠释,普及大众。

  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论语课堂”:8年免费上了近800堂课

  12月23日下午,阳光正好。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内,游人如织,有来游玩赏景的,有拍照写真的,还有一群挎着书包和水壶,满脸求知欲的小朋友。

  “我们是来这儿上课的!”一位叫姜博文的小朋友告诉记者,他和小伙伴都是柯城区礼贤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上周,通过学校报名来孔氏南宗家庙参加“论语课堂”。“每个班只有两三个名额,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姜博文说,他平时就很喜欢古典文化,也喜欢听孔子的故事。为了这堂课,他还特地请父母买了一本新的《论语》带过来。

  “我是陪着孩子一起来的。”市民王犁芳也是等待“论语课堂”开课的学生之一。“我是衢州本地人,从小听着南孔的故事长大,但仔细想来,除了读书时课本上学的那几句,自己对《论语》包括孔子生平,其实并不了解。”王犁芳说,孩子从学校回来说,报名参加了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周末开设的“论语课堂”,她也动了一起听课的念头,“待会一定好好听老师讲课,重新学习一下《论语》。”

  “在孔庙里讲《论语》,这个传统最早要追溯到尼山小学还是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私塾的时候了。”南乔书院负责人南乔是此次“论语课堂”的讲师,她告诉记者,面向公众开设免费的“论语课堂”是从2016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是第8个年头,每周末至少两堂课起,最多的时候,一个周末就有200多人来听课。从去年开始,“论语课堂”走进学校,通过学校统一报名,吸引了更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参加。

  边走边读、家庭围读、故事中读

  “论语课堂”上什么,怎么上?

  记者在现场看到,“论语课堂”在一间名为“问己”的教室展开。在这里进行简单的课堂说明后,老师带着学生很快走出了教室,在孔氏南宗家庙内,他们一边走,一边讲。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经典章句,到孔子和学生之间流传的故事,从“孔庙里为什么有孔雀”“门槛为什么这么高”等趣闻,到孔氏族裔“大宗南渡”来到衢州的历史……从百年银杏、花园影壁到庄严殿宇,边走边读的形式让这堂《论语》课非但不枯燥死板,而且生动有趣。

  “‘论语课堂’开了好多年,一开始我们也是坐在教室里教课,后来发现,还是要走出教室边走边读,效果更好。”南乔告诉记者,《论语》全书共20章、492篇,想要在短短的几堂课上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来参加“论语课堂”的大人和孩子,大多是抱着粗浅了解的目的而来,在她看来,免费公益《论语》课的教学方向,应该是让公众对《论语》以及南孔文化产生兴趣和大致的初印象,引导他们自己去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了解、学习。比起朗读、背诵等方式,把《论语》内容与南孔文化相结合,以讲故事的形式去上课,无疑会更加事半功倍。

  此外,多年来,“论语课堂”还坚持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上课,以家庭围读的方式去感受《论语》经典和南孔文化。“《论语》可以成为亲子共读、一起学习的共同话题,对于大人来说,《论语》中的道理,也会给亲子教育带来很多思考和益处。”南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