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非遗文艺作品《新席》《谷雨》 亮相全国“村晚” 2023年12月28日

  记者 徐聪琳 通讯员 章智俊

  “《新席》这个节目很有特点!感谢你们用舞蹈呈现出非遗之美!”刚回到后台,衢州市文化馆的舞蹈演员们还没换下朴实又有特色的演出服,就收获一波又一波好评。日前,在2023全国“四季村晚”冬季“村晚”舞台上,她们手里编织着新席,充满灵气与活力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触动观众的心。

  “取材自衢江区樟树潭村的非遗民间编席技艺的《新席》,其实不‘新’。”该节目编导杭奖颖系衢州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部主任,她介绍,舞蹈《新席》早在2017年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中获得创作银奖,新颖的创编手法给专家老师们留下了深刻记忆。

  《新席》的每个动作设计,像是姑娘们在不断编织着自己的美好生活。整个作品反映乡村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衢州娜妮的舞台风采让人过目不忘。或许正因如此,导演组才特别看重这个节目,《新席》得以在更大的平台展示。”杭奖颖说,接到参演邀请时,时间非常紧,从组织演员到演出只剩两周不到的时间。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队员们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只为能在节目中展现最佳状态。

  “参与这次演出的整体氛围非常棒!我们用肢体动作讲述篇章故事,传递美好生活愿景。”演出后,衢州舞蹈演员傅莹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0家“村晚”联盟单位和4个主办城市的代表齐聚丽水。除了《新席》,选取市级非遗项目“谷雨祭牛”为舞蹈素材、由衢江区文化馆编创的作品《谷雨》,同样在全国“村晚”上描绘出衢州文化的生动意象。该作品是结合牛头、犁、蓑衣等农耕用具编创的男子群舞,反映了农耕时代老百姓对耕耘与收获最朴素的理解,对吃苦耐劳的牛寄予的深沉情感。

  “能在‘四季村晚’舞台上的亮相,不仅是对衢州群众文艺创作的肯定,也进一步带动了文艺骨干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走向全国“村晚”的《新席》《谷雨》,让杭奖颖对非遗“被看见”这一课题有了新思考。非遗是衢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用艺术化的手段,让衢州本土特色文化走得更宽,传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