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级教师、高中语文教研员、衢州作家协会会员、优秀援疆教师
“一个人生活不如意,多半因为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杨绛先生曾这样说。生命最美好的模样,就是热情和生趣。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内心保有对生活的热爱,生命有温度,生活也就更有质量。
记得开启我阅读生活的,是三年级时一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连环画,栩栩如生的画面,简洁易懂的文字,我从人物故事中,感受张飞的仗义、关羽的忠勇、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林冲的有勇有谋……我看得停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后来,我喜欢看《双城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底两万里》《红与黑》等世界少年文学名著。
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想下笔写些什么了。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父母劳作的一笑一颦,都有意识地进行创作。渐渐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养成了独自思考的习惯,用笔端去赞美这美丽如画的世界。
春天花团锦簇,夏天蝉鸣聒聒,秋天阑珊清浅,冬天积雪云端,一年四季有时会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一眼望不到边际。是阅读与写作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户,仿佛能摆脱时间的束缚,更快地向前飞奔。如今,又是一年的更替,岁月加速运动,“恐年岁之不吾与”,愈发懂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幸好还有阅读和写作。
读书、思考、践行,一定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每每捧起一本书品读,光阴的脚步就会变得舒缓,那是每日在忙碌中渐渐安静的心灵。此刻,会发现许多被自己忽略的事物:家乡的空气是如此香甜,无垠的天空还是那么蔚蓝,天边的明月是这般皎洁,吹过脸颊的风不知何时已经清冷,孩子似乎长高许多,母亲的脸颊衰老而温柔……这些都是阅读赐予的宁静心灵,都是发现的“好望角”:岁月静好,春暖花开。
期待孩子们能够“我手写我心”,学会在阅读与写作中,遇见最美的自己。用“真我”写作,自然就记录了“真我”,不论是考场作文,还是日常练笔,都可以像写随笔、日记一样,把情感注入,让灵魂“在场”,这是岁月给我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