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村里问“兴源” 2024年08月05日

  记者 徐佩/文 龚诚良/摄 常山报道组 陈王宁

  8月2日傍晚,暑热未散,常山县东案乡金源村的白墙黛瓦在夕阳下光影交织,稍远处就是碧蓝的天空和青翠的大山,“金源宋韵奇妙夜”直播开始上演,每一帧都展现着灵秀温润,人文光华。

  直播镜头是从金源村的石桥上开始的,记者龚舜与金源村党支部书记周芝英身着宋韵古装,走过老桥,穿过“世美坊”牌楼,来到村中的贤良宗祠。

  贤良宗祠内,村里的退休教师陈约冠正带着孩子们在写书法,他们所处的位置上方就是一座八角空心楼,雕梁画栋,墨香四溢。身处此景,一颗燥热的心被抚慰。

  金源村世代流传着“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的美谈。历史和文化都需要传承,此刻孩子们写的也是“一门九进士”五个大字。

  走出祠堂,天色渐暗,山风带来阵阵清凉,慢慢拂去夏日的烦躁。直播镜头切换到村中的南孔书屋,一场蛋雕非遗技艺体验课正在进行。

  “字慢慢刻好之后,再仔细修一遍,不用着急。”正在上课的是蛋雕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戴理平,十多名孩子围坐在一起,静静地欣赏和体验巧夺天工的蛋雕艺术。

  游客汪倩和家人于当天上午来到东案乡,白天游览梅树底景区,傍晚就在金源村休息。正好赶上一场蛋雕体验课,汪倩8岁的孩子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金源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带孩子看了古祠堂和古民居,再体验一场蛋雕艺术,有一种古今交融的别样收获,这趟旅行非常值得。”汪倩说。

  之后,网友们跟随直播镜头,沿着约两米宽的青石板老街穿过古村,与老街平行延伸的,是一条近一米宽的水渠。渠水清流不断,村民们走出家门,就能蹲在渠旁洗菜浣衣。

  “金源村就像这条清渠,与古为新,源源不断地流淌。”直播画面中有网友评论道。的确,“中国传统村落”是金源村的一张金名片,但我们在直播策划之初却并不想止于此,除了要展示文脉底蕴和宋韵文化外,我们还想探寻,金源村这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如何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浪潮中焕发光彩。

  直播中,龚舜与周芝英边走边聊,两人的话题也从历史之根到了时代新枝,金源村发展“现代旅游根据地”的振兴和共富之路跃然眼前。

  镜头前,古今场景切换,带着观众瞬时穿越。新建的石桥横跨在金源溪上,连接起古村与广场。此时的村庄一改白日的宁静悠远,变得热闹起来,桥上有村民正在跳广场舞,广场上是热闹的露天游园会。镜头一一划过特色冷饮和小吃摊位,还有戏水和唱歌的村民和游客。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风从山间吹来,拂过金源溪水,拂过一张张笑脸。

  金源夜未央,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相得益彰。也许,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不懈追求,正是金源振兴之源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