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送出去的蛋糕 2024年09月26日

  林志贞

  上午8点50分,已是开始治疗的时间了,平时都准点的小女孩和她的父亲却还未出现。电话也没人接。我登录系统查询,发现小女孩的父亲已经出院。

  小女孩的父亲脑出血,她是父亲的陪护,之前每天都会推着父亲到氧舱接受氧疗。女孩瘦瘦小小,推着父亲的病床明显吃力。边上有病友问,妈妈呢?女孩说,没有妈妈,从未见过。

  怎么说她病中的父亲呢?你说他头脑不清楚吧,他有什么需求,会一个个地提出来指派女儿,而且口齿清晰(高压氧疗对他还真是效果好);你说他头脑清楚吧,他能在人来人往的治疗厅,把衣裤全扯掉,全身上下就剩纸尿裤。总之,一面之下,会让人感到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中年男人,唯一的成就是在老婆离家后,他靠着政府救济抚养大了女儿。中风后,他脾气更坏。幸运的是,小女孩全然不像他,人小却懂事,讲话轻轻柔柔的,虽然总是挨训甚至可能被打,却从未说要丢下父亲不管。这样的一对父女,不由得让人有些唏嘘。再听到那父亲的粗嗓门时,便有病友挺身而出,指责他的不对,鼓励女孩对父亲不要盲从,要适当拒绝。病友们对小女孩的相助,不知是否触及那父亲内心的柔软,被教育后,坐在轮椅上一脸讪讪,试着用健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事事依赖小女孩。只是,隔天又听到了他的粗暴嗓音。

  有次,见小女孩被杯中热水烫了手,隔壁病友大妈教她:快摸摸耳朵。在一旁听到她们的对话,我会心一笑,这不都是小时候从妈妈那里听来的吗?小女孩满脸惊讶,真的吗?怎么从不知道呢。我忽然就有些触动,自小缺失妈妈庇护的女孩,又能去哪听这些辈辈相传的老人言呢?在她过往生活里,应该难得撒娇,依靠也少。而今,同龄人或许还在为作业发愁,她已从父亲肩上接过了生活的担子,甚至都没有机会叛逆。

  身为一名与康复期病人打交道十多年的医务人员,我深知帮助一个瘫痪病人恢复,家人的付出与艰辛。让人欣慰的是,尽管生活不易,但小女孩没有一蹶不振,她的脸上眉间始终挂着笑意。安顿好父亲,她也会躲在角落与同学聊聊教室里的八卦,会给长长的头发装饰不同颜色的发卡。小女孩就像一株孱弱的小草,虽脚下贫瘠,但始终蓬勃。

  那日经过蛋糕店,看柜子里那么多漂亮的各式蛋糕,我停脚挑选了一大袋。试问有哪个女孩能抵挡甜品的诱惑呢?这个小女孩应该也不例外吧。不可否认,对这个与女儿同龄的小女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工作之外的关注。为了不显唐突,我甚至想好了措辞:原本是给女儿买的,结果女儿去学校忘带了。

  遗憾的是,父女二人在头一天已回了老家。那袋没有送出去的蛋糕,让我失落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