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1474人志愿登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 大爱之光 点亮生命 2023年05月08日

  记者 徐佩

  今天是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今年的主题是“聚人心,共善举”。在这一天,有许多善良勇敢的人会被提及,其中包括了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据市红十字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自2012年完成首例人体器官捐献以来,至今已有181人完成捐献,捐献的器官(组织)挽救了543个生命,让214人重见光明。2022年,我市器官捐献18例,百万人口捐献比例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截至今日,全市已有11474人志愿登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

  “如果我不幸发生意外去世,我愿意捐献我身体的一切,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去拯救其他人。遗体也捐献,供医学院教学使用。”这是杜志鹏放在自己皮夹中的一封遗愿书,和遗书夹在一起的是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

  出生于1990年的杜志鹏是河北石家庄人,2021年初来到江山,今年2月10日,他在浙江省中医院完成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成为浙江省第864例、衢州市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0岁前我活得非常迷茫,30岁那一年,我决定出去走走。”杜志鹏说,那一年他到过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境,走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大兴安岭的加格达奇等过一场雪,“我突然意识到,这些生命中的美好经历,就是人生的意义。”2020年10月17日晚上,他在加格达奇的旅馆里,用手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担心意外来临时,家人不明白自己捐献决心,杜志鹏在收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寄来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时,郑重写下一封遗书,并将它们折叠好放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夹里。

  吴菲是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十多年,她见证了衢州器官捐献工作从无到有、捐献者从少到多的历程,也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陨落与重生。

  2012年,开化少女徐雨文因病去世后,其母亲无偿捐献其所有有用器官,让4名病患重燃生命之火,让至少2名失明者重见光明,这是衢州市第一例器官捐献。之后,器官捐献者不断涌现,他们有的是生前就爱分享的孩子,有的是多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的退役军人,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公务员……

  “前些年,大家对这项工作不了解,几乎每一例捐献都需要协调员前期和家属做很多思想动员工作。现在是反过来了,经常有家属在亲人病危时就主动打电话给我们,咨询捐献流程、表达捐献意愿。”吴菲说,仅今年五一假期,就出现了3例器官捐献。

  为更好地慰藉生者,2015年,全省红十字会联动设立“小桔灯”器官捐献者孩子助学项目,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资助。2018年,浙江省红十字会启动“你留下爱,我帮你行孝”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老人关爱项目,帮助捐献者家庭的失独或失养老人,为他们送衣、送物、送服务。

  下一步,市红十字会将打造属于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的“生命礼敬园”,“让家属能够在这里存放他们的思念,也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吴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