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
五(4)班 毛冠越 小记者证号 H253111
指导老师 傅星
家里的碗柜里,摆着一只特别的小碗。它不算精致,却陪我走过了六年时光,那是我最宝贝的东西——这是我六岁那年,亲手做的第一只碗。
那是幼儿园毕业的暑假,妈妈带我去陶艺体验店。一进门,转盘上飞转的陶泥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老师帮我系上沾着土层的小围裙,把一块软乎乎的陶泥放在转盘中央。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按在陶泥上,可陶泥不是往一边歪成“小月牙”,就是被我捏得厚薄不均。我急得手心冒汗,眼看陶泥要塌,老师温暖的大手裹住我的小手,一点点教我调整力气,慢慢把陶泥往上堆、往外捏。转盘“嗡嗡”转着,一个小碗的雏形终于有了模样。
现在再看这只碗,确实算不上完美。碗口是规整的圆形,可碗壁不够光滑,仔细摸还能摸到凹凸的痕迹。我特意选了天蓝色釉料,烧好后,碗身像蒙了一层暗淡的蓝天。只是碗沿上磕破了一小块,露出里面褐色的陶土,我真后悔没保护好它。可后来发现,这个小缺口成了它的“专属记号”,就算混在一堆碗里,我也能一眼找到它。
我喜欢它,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亲手做的,更因为它装着我忘不掉的回忆。每次用它吃饭,指尖碰到碗壁的凸点,就会想起转盘的“嗡嗡”声,想起老师手把手教我的温柔,想起当时捧着半成品跟妈妈炫耀的骄傲;看到碗沿的小缺口,又会想起发现它磕破时的心疼,还有后来小心翼翼保护它的样子。这六年里,家里添过不少新碗,有的比它漂亮,有的比它结实,可没有一只像它这样,陪着我从幼儿园吃到小学,见证我慢慢长高、慢慢懂事。它就像一个默默陪着我的老朋友,就算不完美,也永远是我最宝贝的那一个。
以后我会一直用着这只小碗,让它继续装下我更多成长故事,把这份温暖的回忆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