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 数字报纸


08版:老友记

3·15晚会揭露多种骗局

这三种老年人最容易上当

  “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3月15日晚8点,2023年3·15晚会在央视财经频道现场直播,曝光多领域乱象。而这其中,就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骗局一:直播间“爹妈”一叫 专骗老年人买“神药”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阿姨你吃,这个可以治好你的小瘤瘤。”“爸爸妈妈,下方小黄车直接拼手速,给我炸!”

  山西平遥李先生的母亲一直在手机上看这种直播,这些主播都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帮助解决纠纷,调解家庭矛盾,但最后无一例外都能机缘巧合得到号称能治疗疾病的产品,并且卖给观看直播的老人们。但实际上,这些产品都是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普通食品。

  其中,“利哥供应链”主要为主播寻找合适的产品并提供场地,直播间所讲的故事都是编造出来的。负责人介绍,目的就是为了骗老人买产品,主播获利非常大,例如成本价1.2元/盒的产品,卖99元10盒,已经卖出一两千万盒了,主播佣金80元,也就是说99元主播要挣80元。

  骗局二:药贩新套路 免费评书机暗藏天价神药骗局

  在吉林,不少老人一年能收到上百个免费送的包裹,这些包裹里面装着下载了一条时长在4小时以上音频的“收音机”。 这些“收音机”被叫做评书机,录音的内容为一些知名专家、药品研发人介绍药品的功能功效,以及患者的真诚感谢。不少药品销售商通过这种方式向老人推销药品。

  一旦老人通过音频中的购买渠道买了药品,实际要付出的价格将是电商平台的数倍。并且,音频中所提到的信息,从专家名字到供职机构均属捏造。此外,这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并没有“收音机”里提到的治疗功效。

  评书机厂商坦言,评书机出厂价只要十元左右,他们积累了大量的音频资料,药品销售商只需要提供药品名称,就可以匹配上相应的音频,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骗局三:ETC卡禁用短信存骗局 屏幕共享有风险

  近年来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等需求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通过“ETC卡禁用”“快递丢失理赔”等骗局,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对其进行诈骗。

  陈女士就曾收到了一条提示她的ETC卡已禁用的短信,需登录网页进行签办。陈女士点击链接后发现,打开的页面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于是她跟着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但接下来陈女士三秒钟内接连收到六条扣款短信。

  另外,针对老年人,骗子往往利用他们对手机的操作不太熟悉,很容易轻信对方是帮自己等特点,从而采用协助的名义,行诈骗之实。因此当陌生人发起屏幕共享,进行远程协助时,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财产损失。因为在屏幕共享时,手机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实时传递给诈骗分子。

  (根据央视财经直播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