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后
“江山黄精”航天种子播种育苗
本报讯 (通讯员 周耕/文 宋超/摄) 4月6日,位于江山市上余镇的御园珍稀植物基地,迎来了“神舟十二号”航天种子落种的日子。基地负责人李潮身着白大褂,从智能人工气候箱里拿出了逐渐“苏醒”的江山黄精种子。
黄精在江山市种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是中药材“三重点两特色”品种之一,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市黄精栽培面积超万亩。据悉,这批共计500多颗江山黄精种子搭乘“神舟十二号”遨游太空90多天后,于2021年12月14日回到江山。经过低温保存、催芽阶段后,种子萌芽。
“人工智能气候箱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还能调节白天黑夜,刺激种子发芽。”李潮说,在自然界,一颗黄精种子要2年时间才会发芽,现在通过气候箱科学地缩短发芽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科研时间成本。
在基地分析室内,500多颗种子与珍珠岩混在一起,黄精种植技术员杨高升俯下身子,用镊子将种子一颗颗挑出,放入特定的容器,准备将其移栽至大棚中。“黄精播种育苗的时间一般选择清明节前后。”杨高升说,这个时节避开了“倒春寒”,大大增加了种子成活的概率。
挑选穴盘、填充基质、放置种子、覆盖蛭石……江山黄精航天种子终于在大棚中安了家。“这批种子大概会在六七月份出苗。如果顺利的话,年底即可移植到培养田中。”李潮介绍。
在江山市农业农村局特色种植技术推广中心吴增军的眼中,这些黄精种子都是“宝贝”。吴增军介绍,这批黄精种子极具科研价值,经历过太空辐射、高真空等特殊环境影响后,种子的基因产生变异,再把优良性状稳定下来后,可以获得优质、高产、早熟、强抗性的新品种,为江山黄精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