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记者 徐佩
2023年以来,我市实施“阳光成长”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工程,打造了69间各类专业特色教室,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多方位培养。
市人大代表、常山县春泥公益协会副会长蓝燕萍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更好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它对于预防青少年心理疾病、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变革、学校教育模式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蓝燕萍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干预可以避免其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蓝燕萍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并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双方共同参与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其次,要探索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创新、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
再次,要加强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大对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开设讲座及网络培训,推荐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宣传和普及不同年龄段孩子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相关知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最后,要加强社会法治教育,在校园、社区、农村文化礼堂开设法治课堂和法治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