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良方”
周萍
夏天一到,总有人说“苦夏”,热得人蔫蔫的。可要是翻开古诗词,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夏天分明清凉得让人心醉。
我和一个文友约定每天背一首古诗词。上周三午休时,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我顺手给住在城西的文友发了条微信:“暴雨黄色预警!”没想到她秒回:“我这儿太阳大着呢!”我俩捧着手机直乐——这不就是刘禹锡笔下“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活教材吗?古人诚不欺我,这天气还真是“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日的清晨,杨万里已经站在小池边了。他看得入迷,连衣角湿了都没察觉。“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叶刚冒出嫩尖儿,夏天就这么悄悄舒展开了。去年在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以及衢州水亭门等景区爆火的“卖荷郎”与“卖花娘”CP,这一对对身着麻布衣、撑着油纸伞,挑着摆放新鲜莲蓬、荷花担子沿湖叫卖的年轻人,以极具诗意的形象还原了古人夏日卖花的场景,营造出“江南可采莲”的意境。
中午热得人发昏,李白可不管那么多,直接脱了上衣在树林里乘凉。松风吹过,他哈哈大笑,惊飞了树上的鸟。读他的“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自在的凉意。
傍晚,李清照划着小船去溪亭看落日,结果一不留神,闯进了荷花深处。暮色里,满池的荷花挡着路,她倒不着急,反而觉得这样迷路也挺美。“误入藕花深处”——这个夏夜,就这么留在词里了。我走在鹿鸣公园的亲水栈道上,看着几个姑娘举着自拍杆在转悠,她们也在寻找着那份误入仙境的惊喜。
辛弃疾的夏夜是热闹的。他躺在竹椅上,听青蛙和知了比赛谁嗓门大。稻花的香味一阵阵飘来,他想着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稻花香里说丰年”——原来最动人的夏天,不在书里,而在田间地头。如今,我住在鹿鸣公园旁边,溪边的晚风吹来,入夜,打开窗户,亦能在“听取蛙声一片”中安睡。
当代诗人海子也写夏天。他说:“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夏天的阳光晒得人发烫,可要是和喜欢的人一起,连影子都是甜的。
诗词里的夏天在荷叶尖上,在松风里,在迷路的荷花丛中,在稻花香里,甚至在恋人的肩膀上……那么,这个夏天,不妨把空调温度调高一度,泡杯菊花茶,翻翻那些带着墨香的句子。你会发现,千百年前的诗人,早就为我们写好了最美的消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