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记
汪志勇
要不是我那神通广大的朋友“通风报信”,我压根不知道还有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巨化二手群。起初,我以为这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微信群,直到年前误打误撞“入坑”,才惊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
这二手群的“杀手锏”,当数令人咋舌的卤牛肉价格,在这里居然能打六折!瞬间,我化身“捡漏特种兵”,火速加入收牛肉票的队伍。虽说我动作稍慢了半拍,但还是成功抢到了几单,能买到便宜货是令人非常愉悦的。
交易环节更是充满“江湖气息”。一打听,有的卖家就在我工作地点隔壁。我们直接约在食堂“接头”,边吃饭边完成交易,主打一个方便快捷。但也有神秘“江湖中人”,死活不愿透露自己的“门派”(单位),只说在某大院门口交易,我只能下班后准时奔赴指定地点。有一回,约好的卖家迟迟不现身,我急着回家,微信语音催他,才知道人家在机关食堂慢悠悠吃晚饭呢!没办法,为了能省钱,我只能耐着性子继续等。
在这个神奇的群里,交易的“宝藏”可不止牛肉票。偶尔有人挂出家中小物件,但这些都只能算“开胃小菜”。真正的“硬菜”,是过节套餐。那些家不在衢州的年轻人,成箱的米、油根本用不上,索性在群里“挥泪大甩卖”。
我同事退休前,收拾柜子翻出一堆肥皂。现在大家都习惯用洗衣液,肥皂用量下降明显。他灵机一动,在二手群里吆喝。立马有位“识货”的女士前来,一元钱一块肥皂,直接打包带走。还有位女群友,单位刚发的洗发水、沐浴露,她连包装都没拆,直接挂二手群里,25元“白菜价”甩卖。要知道,这价格在网上连一瓶都买不到!不得不感慨,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都讲究品质,不像以前,单位发啥都乐呵呵往家搬。
最近,我根据自身需求,与二手群的一位卖家谈妥,以五百元的价格购买他手中的票,打算用它兑换一辆自行车。没想到,前一晚微信私聊时说得好好的,第二天他突然反悔,借口说他妈妈要用票选产品。我十分不悦,质问他为何昨晚不说。无奈之下,我只能重新寻找卖家。之前有个小年轻也和我聊过相关交易,只是我先和前面那位卖家敲定了。他见我又回头找他,立刻将价格抬高了50元。我盘算一下,觉得依然划算,便同意了。这小年轻颇为精明,马上让我微信转100元定金。我询问他所在车间,表示不用交定金,因为我在他那里有熟人可以担保,他这才作罢。等单位发放提货券后,小年轻将券送到我小区门口,我随即转了550元,交易顺利完成。
二手群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便捷的交易平台,在这里,人们既能处理闲置物品,又能以实惠的价格购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