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 数字报纸


07版:三衢道中

磨刀女人

  谷子

  十多年前的春天,我随爸妈到了城里。他们各自打工,爸爸在水果批发市场,妈妈在服装市场,干的都是体力活。我被送到一所初中借读。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新工作,新学校,新住处。当然,我们的新住处有些旧,小房间灰扑扑的,清静是它不多的好处之一。

  两个月后,我依然没有交到新朋友,周末只能在家。这个周日,我锁上门埋头做作业。听到那声吆喝,我有点不相信耳朵,内容是“磨剪子来戗菜刀”,却是女人发出的。在我看来,磨刀人总是男的,还是上了年纪的。

  我从窗户看出去,一个中年女人扛着长凳出现在院门口,凳上安着磨刀石。我从灶台边拿起菜刀,妈妈出门前嘱咐我,要是有磨刀人来,就把菜刀拿去磨,这刀切豆腐都费劲。

  把钝菜刀递给磨刀女人之前,我有些犹豫,她会磨刀吗?

  磨刀女人接过刀,对我笑笑,“小姑娘,这把刀用的钢挺好的,我给你磨磨,能用上好久。”

  我点点头。磨刀女人拿着刀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好像要从中看出什么道道来,又像是在琢磨磨刀方案。

  她看够了,拿出一个瓶子,浇了些水在磨刀石上,沙沙沙地磨起刀来。我担心她力气不够,因为她和我妈妈一样瘦。可她看起来毫不费力,匀速磨几十下,换一面又继续磨。她不断变换着方向和角度,沙沙沙的磨刀声有着动听的节奏。

  “小姑娘,你回家吧,磨好了我叫你。”磨刀女人说,“去看书做作业吧,我女儿也在家做作业呢。”

  我迟疑着走回家,磨刀女人补了一句,“别怕,我不会跑的。”

  做了几道题,听到磨刀女人叫我,“磨好了,来拿吧。”

  我出门接过刀,只见刀刃寒光闪闪,钝菜刀重生了。我忍不住想用手指试试刀刃,磨刀女人忙说:“小姑娘,别,别,可不能毛手毛脚。”

  我连忙收回手,问:“多少钱呀?”

  “两块钱。”

  磨刀女人收了钱,正要离开,突然打起了雷,大雨哗哗而下。她想冲出去,我拦住了她,“这么大雨,到我家避雨吧。”她犹豫了一下,扛着长凳跟我走了。不过她停在屋檐下没进屋,说:“你家挺干净的,我就不进去了,雨停了我就走。”

  雨下了好久不停。到中午,磨刀女人掏出一个干馒头啃起来。我给她倒了杯热水,她说了声谢谢。

  我泡了方便面当午饭。磨刀女人说:“你不会做饭呀?我女儿跟你差不多大,会做饭了,我教她的。”

  我脸红了,点点头。她说:“看你爸妈做几回饭,你慢慢就会了。”

  聊着聊着,原来我们两家差不多,都从农村进城不久,大人打工供一个读书的孩子。她说女儿成绩还行,在班里能考到前十名,希望以后能顺利考上大学。

  让我意外的是,磨刀女人在一家家具厂有正式工作,每周休息一天。趁这一天,她就出来磨刀,额外挣点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我爸是铁匠,我从小跟他学会了磨刀。”她说。

  下午一点过,雨终于停了。磨刀女人向我告别,“我磨过的刀能顺顺当当用好久。”

  这把刀果然用了好久。三四年后我家搬进了买来的小小二手房,这把菜刀还好用得很。只是那些年,每个周末我都没再见到磨刀女人。不知道在这城市里,她是否工作顺利,女儿是否有了好工作,不知道她是否继续磨刀,她真是一个顶好的磨刀人。

  □凡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