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 数字报纸


04版:法眼

两省四地爱心接力

面临中考的她 完成落户

  本报讯 (记者 陈霞 通讯员 张海龙) 通过跨越浙江、云南两省四地的爱心接力,龚某犯罪之前未婚同居生育的女儿小雯(化名),在中考前夕终于解决了上户口的问题。

  现年35岁的龚某,2011年11月开始在省第一监狱服刑。女友带着女儿回到贵州老家生活。女友迫于生计需经常外出打工,不得不将女儿送给亲戚抚养。2022年,小雯养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因联系不上小雯的母亲,就将小雯送到云南龚某父母处生活。

  转眼小雯上初三了,即将中考却还没有落户口,面临失学危险。为给小雯上户口,龚某的父母四处奔走,因无法证明小雯与龚某系父女关系,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办理落户。龚某远在浙江服刑,要想办成此事更是困难重重。

  龚某的难处引起了省一监民警的重点关注。得知其困境后,监狱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协调此事。

  云南与浙江相隔千里,如何进行远程对接是个大难题,DNA生物样本采集工作更是要求很严格,程序复杂,不容出错。经多方努力,反复推演论证,最终确定由杭州的一家司法鉴定中心作为本次的鉴定机构,制定异地采血工作方案,并安排工作人员专程来监狱进行生物检材的取样和封存。

  3月2日是正式采血的日子。司法鉴定人员携带身份证、工作证、介绍信、委托书等证明材料,抵达监狱对龚某的身份证明和文书材料逐一审核,全程视频拍摄,双方依照规定快速办理相关手续,顺利完成生物样本采集并带回杭州。与此同时,小雯也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来到云南当地相关鉴定中心进行血样采集,血液样本通过特别快递寄到杭州进行DNA比对。

  采血结束后,监狱还为龚某特批了一次亲情视频会见。视频里,小雯开心地说:“谢谢叔叔阿姨帮助我,我以后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上学啦!”

  5月18日,龚某通过亲情电话得知女儿已顺利落实户口,重新走进学校,安心备战中考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感谢监狱警官和社会上的好心人,我内心真是既感动又愧疚。我会在这里好好改造,洗心革面,争取早一点回去,做一个合格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