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
上世纪70年代,母亲在乡下,周边有连片的西瓜地,瓜地临常山港,是沙质地,特别合适种植西瓜,产的都是黑籽红瓤的好瓜。
每年入夏,瓜熟蒂落时,在月明星稀之夜,男青年轮流去瓜棚里和农户一起看守西瓜。此刻,很符合鲁迅先生《故乡》里的场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有调皮点的男青年,借着解手的当口,“匐”进瓜田顺藤摸瓜,两指曲成勾状,伏在地里,耳朵紧贴西瓜,一顿“旁敲侧击”,挑一只瓜后一路小跑。
以前的西瓜是老品种,瓜皮较厚、瓜纹如墨,厨娘将瓜皮洗净,削去外皮,切成厚片,放进陶罐加一把粗盐和辣椒干腌渍,厨娘将陶罐浸在冰凉的井水里,次日晚间便成,一片咸津津的腌瓜皮入口,消暑清热。
也有人制作甜口的瓜皮,选带点红瓤的瓜皮,削去外皮切厚片,用白糖腌制出水后,将汁水和瓜皮一并倒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待汁水收干后关火翻炒,吸足了糖汁、挂满糖霜的瓜皮红黄相间、甜而不腻,保留着西瓜特有的清香,口感颇似蜜饯冬瓜条,吃完这款,有位诗人作打油诗一首:“炎炎夏日里,品食西瓜皮。香甜赛蜂蜜,生活多惬意。”
入伏,和家人进了趟山,觅得一处林深幽静、溪水淙淙的清凉地,将瓜果和啤酒浸在水中冰镇。
回程时将剩下的西瓜皮带回,处理干净后切厚片,用食盐腌渍出水分后沥干,一半下锅爆炒,备蒜蓉、青红辣椒,油锅烧热下蒜蓉和青红辣椒爆香,倒入瓜皮翻炒,起锅前加少许生抽和白醋提鲜;另一半凉拌,加白糖、白醋、泡椒等,这道菜脆辣、鲜甜,口感更加丰富。(姜君)